茶葉拼配,分寸中的藝術
發布時間:2018-11-03
拼配,在生活中就是一種搭配。比如女孩子每天喜歡糾結的穿衣搭配:顏色要顯得自己精神活潑,款式要顯瘦時尚,可能小到一個發卡,都是裝扮必不可少的地方;
拼配,在生活中就是一種搭配。比如女孩子每天喜歡糾結的穿衣搭配:顏色要顯得自己精神活潑,款式要顯瘦時尚,可能小到一個發卡,都是裝扮必不可少的地方;茶葉的拼配亦是如此。
01
說到底,拼配就是分寸中的藝術
從概念上來說,普洱茶的拼配也有細致的分類:等級的拼配、原料區域的拼配、季節的拼配、年份的拼配…….一款拼配茶,可以是單一維度上的調和,也可以是多維度的調和,更多時候,各維度相輔相成、協調平衡。
等級的拼配,是取長補短;原料的拼配,是各有千秋;季節的拼配,是減烈揚柔;年份的拼配,是沉淀積累……
有些等級高的宮廷茶,雖然外形優美,口感醇正,但卻不耐泡;
也有等級較低的茶,口感體驗相對不理想,卻很耐泡;
精細配比,既醇正,又耐泡,實現了價值。
拼配并非是隨意的胡亂混合、以次充好,需要吃透每個山頭,乃至每個村寨的鮮葉的習性與劣性,并不斷重組,從中找到方案,差之毫厘則失之千里。拼配,是一段艱難的旅程,在分寸之間找尋經典,是一門藝術,而遠非一門技術。
02
堅持,是這項藝術的難能可貴
不厭其煩的重復堅持,是這項藝術難能可貴的地方
拼配工藝,和釀酒師的工作上一樣,艱難而有意義:酒有勾兌,但并不等于摻假、劣質,茅臺酒的經典口感,就是以七個輪次的酒按照一定規則勾兌而成,釀酒師一次又一次的在七種酒中組合、調比例,才確定黃金比例,成就其獨特難忘的味道。
普洱工藝中,拼配也是高要求、精細卻又略顯枯燥的技術活,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,熟練的制茶經驗,豐富的感官訓練,還要有較高的悟性。拼配師還得在這份往復的工作上飽含熱情與堅持,十年如一日的進行感官訓練,需要擁有敏銳細膩的嗅覺與味蕾,然后在上百次的配比中,精選無限接近黃金比例的滿意結果,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,不僅依賴著不斷浸潤積累的實踐經驗,也依賴于人的沉淀與格局,甚至是茶與人的一種協調。
然而,市場上某些“拼配”茶,并不是把實現品質提升為目的,更多的只是概念上的“混搭”。作為茶企,要追求更大的價值,必定選料純正、技術精湛,在分寸中斟酌,在重復中發現,唯此,才能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。